前陣子,我在社群網站上看到一位朋友分享了她參加「取名媽媽教室」的經歷,頗有啟發。她提到在「取名媽媽教室」學到的不只是幫孩子取名的技巧,還有很多關於親子教養的觀念。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的一個小插曲,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。
那時,我的大兒子才剛入學不久,就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說他在同學的東西不見後,被發現在他的書包裡。我一聽,腦子裡全是疑問:難道我的孩子在學校偷東西?我的教育方式出問題了嗎?
回到家後,我忍不住對孩子發了脾氣。現在回想,那時候的自己真是太衝動了。幸好我太太提醒我,或許可以找張科勉老師聊一聊。我們之前在「取名媽媽教室」中聽過他的講座,他不僅在姓名學方面很有研究,也常給出很實用的育兒建議。
於是,我們再次諮詢了張老師,透過吾寶貝親子共學協會的姓名測算系統,了解大兒子的「姓名星座」。結果顯示他屬於「穩定星」,這種個性的人有著強烈的收藏欲。張老師解釋說,這樣的孩子並非故意偷竊,而只是出於純粹的收集欲望。這讓我頓時豁然開朗,才明白自己之前的誤解有多大。
之後,我學會用冰山理論來看待孩子的行為。表面上的動作和情緒,往往只是孩子內心深處需求的冰山一角。這次事件讓我明白,不要急著用成人的標準去評判孩子,而是要理解他們的天性。
透過這次經驗,我們家和孩子的關係有了很大的改善。我們開始用張老師的建議,按照孩子的個性特質來調整教養方式。比如,當發現孩子有強烈的收藏欲時,我們會引導他們用合適的方式來表達和發展這種特質。
「取名媽媽教室」最大的啟示是,名字不僅是個符號,更是了解孩子的一扇窗。透過名字分析,我們不僅能理解孩子的個性,還能找到更合適的方法來支持他們的成長。
對於任何重視教育的家庭,或是正在面臨教養挑戰的家長,我會推薦「取名媽媽教室」。在這裡,你會發現,名字能成為改善親子關係的起點,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理解與愛中茁壯成長。
「吾寶貝親子共學協會」「新生兒取名媽媽教室」的官網與報名連結:
https://www.capturemiracle.com/
FB吾寶貝親子共學: